劉潤沒說完的真相:硬折扣的終點,是干掉工廠!
你有沒有發現,消費市場正在分裂?
下午還在各大平臺比價,為了買一包紙巾省5毛錢絞盡腦汁;晚上卻眼都不眨地花200元買一個香薰燈。
這不是簡單的消費降級,而是劉潤所說的K型分化:一端是極致性價比的必需品,另一端是為情緒買單的情緒品。
硬折扣模式因此大火。京東、奧樂齊、好特賣等企業通過砍環節、做自有品牌,打掉供應鏈成本,滿足人們對性價比的極致追求。
但真相是:如果硬折扣只做供應鏈成本,滿足人們對性價比的極致追求。
一、供應鏈優化的盡頭是生產端
傳統認知中,一件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,要經過多層分銷:全國總代、區域代理、經銷商......每個環節都在加價。
硬折扣通過直采、做大自有品牌,確實砍掉了這部分成
本。然而,這僅僅解決了流通成本的問題。
一件商品的最終成本,早在它離開工廠的那一刻,就已經被決定了。
如果你的生產成本本身就高,那么供應鏈優化得再好,也只是在為一個低效的制造系統做搬運工。
二、一個印刷廠老板的生死啟示
“家人們,現在印刷市場的競爭只能用‘慘烈’來形容?!?/span>
一位從業20多年的印刷廠老板感嘆:“前幾年生意還不錯,可這兩年訂單越來越少,利潤越來越薄。為什么?”
因為他舍不得更新設備,生產效率低,質量也不穩定??蛻舳急荒切┲悄芑S搶走了。
傳統印刷工廠人工成本高,原材料浪費嚴重。由于設備精度不夠,裁剪時經常出現誤差,造成大量浪費。人工操作還容易出錯,次品率高。
而智能印刷工廠呢?
自動化設備精準度高,能大大減少原材料浪費,還能24小時不間斷工作,效率大幅提升。同樣的訂單量,智能工廠可能只需要傳統工廠一半的人力和時間。
三、智能工廠:硬折扣的終極武器
中科天工智能工廠效果圖
當京東這樣的巨頭做硬折扣自有品牌時,它選擇的合作伙伴,必然是智能工廠。因為這實現了三重升級:
1. 精準降本(Cost)
精減品類,把規模做到極致。
智能工廠從原材料端杜絕浪費,實現了生產成本的結構性下降。這是折扣的源頭活水。
AI算法預排版,讓印刷廠一刀下去,能省出幾張紙的利潤;自動調色系統,讓油墨浪費降低到近乎為零。
這些省下來的錢,才是最有競爭力的利潤空間。
2. 柔性生產(Flexibility)
現在的客戶,不僅要求質量高,還要求交貨快,最好能個性化定制。
智能生產線可以今天生產10萬包紙巾,明天無縫切換生產5千個定制包裝。小批量、快反應,滿足了硬折扣模式快速試錯、迭代產品的需求。
3. 品質可控(Quality)
數字化生產意味著標準化和穩定性。保證了每一件出廠的產品品質高度一致,守護了硬折扣‘品質不變’的生命線。
四、未來競爭是制造力的競爭
表面的零售競爭,是流量與供應鏈的競爭。但歸根結底,是對制造端改造和掌控能力的競爭。
硬折扣的本質,從來不只是‘賣得便宜’,而是用智能化的制造效率,重新定義商品的生產成本。
這是一門苦生意,需要啃下生產端這塊嘴硬的骨頭。但這又是一門好生意,因為它構建的,是一條基于極致效率、任何人都無法輕易復制的護城河。
結語: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
K型分化的消費市場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:在必需品賽道,性價比是唯一的通行證。
而實現極致性價比的路徑,正在從供應鏈優化邁向生產端革命。
智能工廠不只是印刷行業的未來,也是所有制造業的未來。從日用百貨到服裝家電,從食品飲料到家居建材,每一個行業都值得用智能化的方式重做一遍。
你的工廠離智能化還有幾年?這個問題的答案,可能決定了你的企業離倒閉還有幾年。
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,不會為任何人停留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