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萬物智聯”的數字經濟時代,制造業如何用好大數據?
想要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中贏得市場競爭,企業需要改善訂單交期、提升產品質量、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,快速提高運營效率。點擊了解更多:IBM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如何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?
幾乎一切商業都在迅速電商化,“算法+算力+大數據”是電商新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,制造運用大數據應貫穿于從設計到服務的整個環節。
大數據是未來制造業不可或缺的新生產要素。
隨著互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,“萬物互聯”轉變為“萬物智聯”,“消費互聯網”轉變為“消費互聯網+產業互聯網”,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、營銷者、服務者,社會從傳統生產制造型社會轉變為協同共享消費型社會。幾乎一切商業,都在迅速電商化,“算法+算力+大數據”成為電商新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。
中國制造業面臨雙重挑戰。從國內來看,人口紅利消失、勞動力成本上漲,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、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,產業結構亟待轉型;從國際來看,制造業強國開啟的以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3D打印、區塊鏈、生物技術等為驅動的“第四次工業革命”正快速改造世界。
大數據給我國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潛力。制造業產生的數據量遠遠超過其他行業,且可被接入的設備數量也遠超移動互聯網,加之工業大數據剛剛起步,所蘊含的價值還有待于充分挖掘,有巨大的機會與潛力。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,大數據是未來制造業舉足輕重的新生產要素,抓住這輪新機遇,中國制造業將大有可為。
大數據對制造業有哪些“用武之地”?
在“萬物智聯”的數字經濟時代,變革和創新是制造業的中心詞。變革體現在產業的全生命周期,創新貫穿于設計、生產、供應鏈、研發、營銷、服務等各個環節,而大數據大有“用武之地”。
未來設計環節采取大規模定制,即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核心,創造出一系列運作模式、技術支持、銷售方式、反應機制。當定制數據達到一定量級,通過對數據的挖掘、分析,實現精準匹配、營銷推送、流行預測等更高級功能。
在生產環節實現智能制造,讓制造業融入互聯網之中,既要將產品接入互聯網,通過互聯網傳輸數據,實現產品生產的智慧化,也要將企業接入互聯網,加速企業的網絡化、智能化改造進程,其實現基礎是大數據。
在供應鏈環節,利用數據分析,可預測客戶實時需求,增強商業運營及用戶體驗,還能提高配送和倉儲效能,減少庫存。在研發環節,大數據技術通過數據整合、協調企業內外部關系、幫助人進行較為復雜的決策等方式,助力研發環節實現協同創新。
在營銷環節,通過對智能產品和互聯網數據的采集,有助于對客戶群體進行分類畫像,在營銷策略、渠道選擇等環節提高產品的滲透率和實現精準營銷。在服務環節,可利用大數據進行關聯分析、分類統計、智能分析,實現主動運維。
制造業大規模運用大數據,能極大地放大生產力乘數,加速流程再造、降低運營成本、提升生產效率。
整理 | 天工TIME
來源 | 中國新經濟智庫
